得心应手的主人翁到底是谁 得心应手的历史典故
得心应手出處
《庄子养生主》:“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,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”
得心应手释意
游刃:运行刃口,即用刀来实际操作;雨顺风调:有余地。得心应手,形容工作中娴熟,解决困难绝不费劲。
得心应手的历史典故
战国时期,三国魏国有一个知名的厨师,被请去为君主魏惠王宰牛。
他宰牛时,手碰着的,肩部抗着的、脚踩着的、膝关节顶着的地区,劈里拨拉地传出皮和肉分离出来的声响。刀轻轻地一动,“哗”的一下,牛的骨骼和肉就分离了。
魏惠王赶忙说赞美:“好呀,你这技艺真精熟!”厨师回答,我所追求完美的,是把握事情的规律性,这比技艺要更进一步呢!”他刚开始向君主自我介绍把握宰牛规律性的历经。
“刚开始时,我对牛的骨胳构造不了解,见到的仅仅一头囫囵的牛,不清楚哪里可以下刀。三年后,我对哪些地方有骨缝间隙,一望便了解,自此宰牛,双眼不需要看,心照不宣,趁机下刀,就可以一头牛割开了。
“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,由于她们用刀子砍骨;高超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,由于她们用刀子斩仓;我呢,用太薄的利刃插到关节的隙缝,宽宽绰绰的,刀子有很大的主题活动的余地,简直得心应手啊!
“自然,遇到骨筋交叠的地区,我一直分外当心,姿势慎重,因此我那把刀用了十九年還是象新磨的一样。”魏惠丢恐完这—席话,觉得很有启迪,兴高采烈说:“有些道理!有些道理!你使我备受教益。”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于互联网,著作权归著作人全部,若有侵害您的原創著作权请告之,人们将尽早删掉相关内容。